桃園工業地,桃園工業土地,桃園工業用地

目前位置:
  1. 首頁
  2. 不動產知識

591桃園工業地,桃園工業土地買賣,桃園工業用地出售.在桃園買一塊臨路邊可以分割的小塊乙種工業用地,出租桃園便宜乙工地,桃園小工業地.查詢桃園工業區土地價格實價登錄行情,請找591桃園工業地網站-www.廠房工業地租賃買賣.tw

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
第1頁2325最後頁
共297筆/共30頁
2類型房子有救!打開「水龍頭」之後 高雄房市來人增約20%2025/09/16發佈

行政院房市「新政」第二週假期,高雄房市賞屋來人,比水龍頭打開之前,約增20%,預售首購有讓利、贈裝潢的案子,都有開始成交,由於市區有一新預售案,成交價從每坪42萬直接讓利到37萬元,是否會有「市區房價郊區化」的走勢,則尚待觀察,高雄市不動產代銷公會理事長謝哲耀15日表示,預估這波房市復甦,會從首購成屋產品、跟5年內的主古屋首購產品,會陸續開始傳出佳績。



行政院9月4日的房市「新政」之後,第一個假日,高雄房市幾乎沒有反應,不過,高雄市不動產代銷公會理事長謝哲耀15日指出,9月13日和14日的第二個假日,賞屋來人大約比水龍頭打開之前,增加20%,而且,預售首購建案,如有讓利、贈裝潢的案子,都已有開始成交了。



他說,成屋建案的首購產品,如果屬於總價1,500萬元以下,上週假日的來人,更是成長明顯到增加50%,主要是符合新青安條件的首購客戶,會開始出手購買房子,趕在明年7月31日之前,申貸過戶。



謝哲耀預估,在行政院9月的「水龍頭新政」之後,這波房市的復甦,將會從首購成屋產品、以及5年內的中古屋首購產品,先行反應,陸續開始傳出佳績。



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公會前任理事長陸炤廷則說,高雄房市壓抑了1年,上個週六和週日,來人有多一些,不像行政院「打開水龍頭」之前,只有小貓兩三隻。



可惜的是,潛在購屋者預期大降價的心理過於強烈,「出價都亂出」,幅度並非建商可以接受的,因此,成交量,還看不到明顯增加,未來成交是否放大,仍得看買賣雙方對價格的交集程度,畢竟,首購的剛性需求,是存在的。



對於房價是否調降,刺激買氣的成效?目前業者有不同的看法,不過,一位業者說,上個週日假期,位於原尖美百貨生活圈的預售建案,每坪原價42.41萬元,早鳥降價之後的成交價約37.3萬元,降幅約12%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國產署都更宅鬆綁出租條件 租期最長可達20年、活化高總價豪宅資產2025/09/16發佈

面對豪宅市場交易持續冷卻、標售頻頻流標,國有財產署預告修正《非公用不動產出租管理辦法》,開放旗下都市更新分回住宅可進行「換約續租」,未來租期最長將可延長至20年。此舉被視為國產署活化高價都更宅、改善標租制度彈性的重大改革。



長年以來,國產署透過參與公辦都更計畫,分回大量新建住宅,絕大多數集中在台北市核心地段,且面積與價值都屬高檔豪宅等級。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位於大安區的『台北星鑽』,底價高達3至4億元,目前尚有31戶未售;而南港『忠孝詠吉』、中山區『宏普頤和』、中正區『冠德羅斯福』等多處物件,也都屬單戶底價動輒7,000萬元至1.4億元的高總價產品。




圖片GoogleMap提供

但近年受整體房市降溫、高價宅貸款受限等因素影響,使得這些高總價不動產在標售市場上乏人問津。今(2025)年初,國產署嘗試將『台北星鑽』改為出租模式,卻因原租期僅5年,潛在承租人普遍擔憂裝修成本難以攤平;加上屆期後須重新公開標租,仍可能面臨他人哄抬租金導致流標。



國產署對此宣布修法方向,刪除現行「租期屆滿前須重新辦理標租」的規定,改為若承租人表現良好且經出租機關同意,將可「換約續租」,且最多可換約3次,以每次租期最長5年計算,等於未來單一物件最高租期將達20年。這樣的制度設計,讓承租人可安心投入裝修與長期使用,國產署也得以穩定收租、活化資產。



除了都更宅租期鬆綁,此次修法也同步調整包租地相關條文,將原本「屆滿僅能續租一次」的限制放寬為3次;而過去明文禁止出租的沿海自然保護區土地,也將刪除一刀切限制,改由其他法令個案認定,提升整體公有土地的靈活度與利用效率。



目前《非公用不動產出租管理辦法》修正案已進入預告程序,最快將於今年正式施行,屆時首批適用新法的都更宅出租案也將對外釋出。國產署強調,未來各案的年租金底價將依市場行情重新查估,並兼顧公平性與資產效益,提供民眾多元而穩定的租屋選項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新青安助攻!台南「這路段」貸款成數近8成 利率六都最低2025/09/16發佈
2025年上半年在新青安助攻下,六都熱門路段仍以低總價物件為主(示意圖)。廖瑞祥攝

在新青安房貸助攻下,低總價物件仍是市場主力,房仲業者根據聯徵中心資料,統計2025年上半年六都平均鑑估值1200萬元以下的前兩大熱門路段,其中台南市安南區台江大道一段成為「新青安天堂」,核貸成數達78.97%,為六都低總價路段中成數最高,平均貸款利率僅2.09%,是六都最低,堪稱首購族最友善路段。另外,台中市梧棲區臨港路拿下「交易量冠軍」,今年上半年樣本數達461筆,鑑估值為909萬元,平均建物面積高達45.7坪,成六都CP值最高路段。


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,六都不少低總熱銷路段都在蛋白新興重劃區,具備「低總價、低單價、物件多」等三大特色,吸引小資族進場。台中市臨港路拿下今年上半年交易量冠軍,主因是新案「聯悦臻」交屋潮所致,預售時期交易單價僅2字頭,兩房帶車位千萬元有找,吸引買方入手。而臨港路一段到七段,沿著台中港串聯龍井、梧棲、清水等區域,包括台中港特定區和梧棲市區兩大生活圈,以親民房價吸引首購族。


房仲業者統計,2025年上半年六都低總價熱門路段,台南市台江大道一段核貸成數達78.97%,平均貸款利率僅2.09%。台灣房屋提供

南二都則以低總價優勢吸引目光,台南市由安平區國平北路、安南區台江大道一段入榜,鑑估值分別為759萬元、1030萬元,其中台江大道一段的核貸成數高達78.97%,位居六都之冠,貸款利率則為2.09%、是六都最低;至於高雄熱門親民路段則都位在楠梓區,包括高大特區內的大學十九街731萬元及後昌路540萬元。



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觀察,南二都低總價熱門路段,多半受惠於蛋白區的預售案交屋,2至3房型的大樓總價大多落在700到900萬元上下,小資夫妻若符合新青安資格,額度游刃有餘。台南市台江大道一段屬於和順生活圈,周邊不乏透天產品,近年因大樓新案交屋大量申貸,成為新興熱門路段。另位於楠梓科技園區附近的後昌路,較多老舊公寓華廈物件,巷弄內也不乏小建案交屋,成為六都熱門路段中最便宜的區段。



至於雙北市場,張菱育指出,台北市因房價高,僅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入榜,平均鑑估值1193萬元,平均建物面積僅15.1坪,反映首都的低總價市場依賴套房小宅撐場。而新北市分別由中和區員山路1079萬元、淡水區中山北路三段1112萬元入榜,除了新案交屋潮之外,還有屋齡40年上下的老公寓交易,相對台北而言更具CP值,成為雙北首購族關注的焦點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房市降溫稅收跟跌! 8月房地合一僅49.7億、年減3成2025/09/16發佈
2025年8月全國房地合一稅收49.7億元、月減15%,且年減幅度達3成。廖瑞祥攝

根據財政部最新公布統計,2025年8月全國房地合一稅收49.7億元、月減15%,且年減幅度達3成,前8個月全國個人房地合一稅收金額則為345億元,受到交易量衰退影響,前8個月的房地合一稅收也年減21%。專家表示,減少與交易量年減表現一致,部分與2016年後買進的屋主轉售狀況減少有關,但房地合一稅仍維持相當量能,半年來每月平均有48億元,多數繳到房地合一稅的屋主,都享受波段房價上漲的結果。



根據財政部稅收統計,8月個人房地合一稅以新北市14.1億元居冠,月減3成、年增21%,去年8月的個人房地合一稅冠軍則是台中市12.5億元,近期新北市有連續超車的跡象;而今年8月台中市個人房地合一稅則是9.1億元,月增47%、年減28%。另外,高雄市8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5.9億元、年減47%,台北市5.3億元、年減33%,桃園市5.4億元、年減45%。


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由於疫情後出現房價大漲,2016年購入的屋主都享受到一波資產價格大幅上揚,出售時也會出現高額的房地合一稅負,轉手最多就是持有滿5年、20%稅率的轉手案件,這時間轉手相對划算,包括稅率相對較低,且下一個級距要多持有滿5年且才下降5%。



曾敬德建議,由於房價大漲房地合一稅的稅金也高,稅捐機關難免會關注一下,民眾報稅時一定要合乎規定,包括申報成本與費用等單據、匯款紀錄甚至是裝修前後的照片等,最好都要留存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國產署活化都更宅 延長租期2025/09/16發佈

財政部國產署都更分回宅過去以出售為主,但因近年房價高漲,都更後的新屋價格並不親民、動輒億元以上,以致銷售情況不太理想。國產署因而擬以租售兩路並進方式活化都更分回宅,將出租年限自五年延至20年以提高誘因。



過去國產署出租都更分回宅的租期為五年,潛在投資人常因考量前期需投入較多資金裝潢等,認為不符成本效益,因此過去僅有一件出租案例。依國產署預告修正的「非公用不動產出租管理辦法」,未來租期可望延長到20年。



由於相關辦法預告至11月10日,國產署表示,預計明年都更宅出租才能適用新辦法,配合相關辦法修正,明年國產署會推出標的辦理招租,首批租期最長可達20年的都更宅出租預計第一季上路。



國產署表示,本次修法主要是刪除一般房地標租租期屆滿前重新辦理標租,承租人可以優先承租規定,但增訂經出租機關同意得換約續租,並以三次為限,亦即向國產署承租都更宅租約最長20年,以利活化都更分回宅。



以國產署目前手中最知名的都更分回宅「台北星鑽」18戶為例,因每戶出售底價3億元至4億元,先前標售已三次流標,國產署6月30日改為標租,每戶年租金400萬元至700萬元,換算每坪租金2,968至3,345元,但仍無人投標。



據統計,國產署目前持有底價超過億元的都更分回宅計33戶,都位於台北市,除18戶台北星鑽,還有「宏普頤和」九戶,底價1.02億元到1.14多億元;「景美聯山」兩戶,底價約2.2億元;「冠德羅斯福」四戶,底價1.36億元到1.41億元。



依據《國產法》規定,現行標租房地租期最長五年,約滿得再續標,但因多數都更分回宅都是毛胚屋,承租人必須投入裝修成本,若租期屆滿前就要辦理重新標租,一旦沒有得標,前置費用很可能打水漂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前8月房地合一稅收年減21% 新北市8月繳稅金額居冠2025/09/16發佈

財政部最新統計顯示,今(2025)年8月全國房地合一稅收為49.7億元,較上月減少15%,年減幅度更達30%。累計前八月全國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為345億元,年減21%,主因為房市交易量明顯下滑。


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,稅收減少與交易量萎縮趨勢一致,也反映2016年後購屋者的轉售意願降低。儘管如此,近半年房地合一稅每月平均仍達48億元,顯示仍有不少屋主藉由波段上漲行情獲利。



從地區來看,8月新北市房地合一稅收達14.1億元,雖月減3成,但年增達21%,居全台之冠。相較去年8月由台中市以12.5億元居首,顯示新北近期在交易市場上的活絡度上升。


圖片住展雜誌提供

其他主要城市方面,8月台中市稅收為9.1億元,月增47%但年減28%;高雄市5.9億元,年減47%;台北市5.3億元,年減33%;桃園市5.4億元,年減45%。



曾敬德表示,近年房價大幅上漲,導致許多持有超過5年的屋主出售時需繳納高額稅金。以目前制度而言,滿5年後稅率降至20%,是常見的轉手時機點,但下一級距需再持有5年才可降至15%。因此,提醒民眾報稅時應備妥完整資料,包括購屋成本、裝修費用單據、匯款紀錄及裝修前後照片等,以利稅捐單位審核,避免爭議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少子化=房價必崩?專家打臉「租比買好」迷思:老了沒人租、社福資源搶破頭2025/09/16發佈


房市示意圖

「少子化之後,台灣很多房子未來都賣不出去了,房價一定會跌!」這樣的論點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討論。有網友主張與其買房不如租屋,由房東負責修繕,遇到災害風險也由房東承擔,還能自由選擇居住環境。更直言不用擔心老了沒人租的問題,認為可找晚輩幫忙或透過社福團體協助。這樣的觀點到底有多少真實性?專家提出專業分析。



少子化影響房市 但非唯一因素



這位網友的觀點代表了不少年輕世代對高房價的反彈與無奈。確實,根據內政部數據,台灣總人口自2020年開始轉為負成長,2022年出生數僅13.8萬人,再創歷史新低。長期而言,少子化確實會對房市產生影響。



然而,房產專家指出:「人口結構只是影響房價的眾多因素之一,還需考慮經濟發展、利率政策、資金流向、區域建設等多重影響。」他以日本為例,雖然面臨嚴重少子化,但東京等大都市房價仍保持穩定,甚至上漲,顯示人口減少不必然導致房價全面下跌。



租屋真的比買房划算?優缺點全面分析



租屋確實有其優勢,如網友所說的修繕責任歸房東、遇到災害風險較低、搬遷彈性大等。但租屋也存在不少隱形成本與風險。房產專家表示:「租屋雖然初期負擔較輕,但長期來看,租金支出無法積累資產,且面臨租金上漲、房東收回房屋等不確定性。」



特別是對於老年居住問題,雖然社福團體確實會協助獨居老人租屋,公益出租房東也可享稅賦優惠,但實際執行面仍存在挑戰。台灣租屋市場仍不完善,高齡者租屋常面臨歧視,且適合銀髮族居住的無障礙住宅供給嚴重不足。」



老年租屋現實面:理想與現實的差距



針對網友「老了不用擔心沒人租」的說法,實際走訪租屋市場發現情況並非如此樂觀。多位房東坦言,確實會對高齡租客有所顧慮,主要是擔心健康突發狀況與獨居風險。雖然公益出租可減稅,但多數房東仍偏好租給年輕族群。



社福團體也證實,雖然有協助獨居老人租屋的服務,但資源有限,無法滿足所有需求。而且這些服務多針對經濟弱勢族群,一般中產階級老年人反而難以獲得協助。



專家建議:根據人生階段做選擇



買房與租屋沒有絕對的好壞,應該根據個人經濟狀況、人生階段與需求來決定。」他建議年輕人可先租屋累積資金,等到經濟基礎穩定後再考慮購屋。



對於擔心房價下跌的民眾,章定煊分析:「台灣房市確實可能進入調整期,但自住需求者不必過度擔心市場波動。重要的是選擇適合自己需求且負擔得起的房子,而不是試圖猜測市場高低點。」



政府政策應對 健全租購市場



面對少子化與高齡化挑戰,政府已推動多項政策因應。內政部表示,除了持續推動社會住宅與包租代管外,也加強租賃市場管理,保障房客權益。同時也提供購屋優惠貸款,幫助首購族減輕負擔。學者也建議,政府應更加強銀髮居住政策,鼓勵興建適合高齡者居住的住宅,並提供換居輔導,讓老年人能根據健康狀況選擇合適的居住環境。



M觀點 理性評估 選擇最適方案



少子化確實是台灣房市面臨的長期挑戰,但不代表所有房子都會貶值或賣不出去。區域位置、產品類型、社區品質等因素都將影響未來價值。無論選擇租屋或購屋,都應該根據自身需求理性評估,而不是盲目相信單一觀點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40年屋怎麼選?內行曝「公寓VS華廈」致命優劣:買錯多花百萬冤枉錢2025/09/16發佈
房市示意圖

40年屋怎麼選?內行曝「公寓VS華廈」致命優劣:買錯多花百萬冤枉錢



在房價高漲的時代,許多購屋族將目光轉向中古市場,其中屋齡30-40年的老公寓和老華廈成為熱門選擇。近日有網友在論壇詢問這兩類物件的優劣比較,引發熱烈討論。究竟該選擇沒有電梯的老公寓,還是有電梯但管理可能較不完善的老華廈?專家指出,關鍵在於購屋者的生活需求與長期規劃。



建築結構與空間規劃



老公寓通常指5樓以下無電梯建築,公設比低(約10-15%),實際使用空間大,且多位於市中心成熟地段,生活機能完善。然而,缺乏電梯對年長者或行動不便者較不友善,且通常沒有停車位規劃。



老華廈則指6樓以上有電梯的集合住宅,公設比約20-25%,雖然實際使用空間較小,但電梯提供了便利性。多數華廈有地下室停車位,解決停車問題,但機械車位可能需要額外維護成本。



管理維護與社區品質



老公寓最大的優勢在於管理費低廉甚至沒有管理費,但缺點是公共區域維護通常需住戶自行協調,樓梯間、外牆等修繕較難達成共識。老華廈雖然有管委會和基本管理,但由於屋齡較高,可能面臨電梯老舊、消防設施更新等問題。管理品質良莠不齊,有些華廈管理費收取不足,導致公共設施維護困難。



都更潛力與增值空間



從都更角度來看,老公寓由於土地持分較大,基地面積通常較完整,都更潛力相對較高。尤其位於精華地段的老公寓,建商整合意願較強。老華廈則因戶數較多,產權複雜,都更整合難度較高。但具有電梯的優勢,在市場上的流通性通常比無電梯老公寓更好,特別適合有銀髮族或幼童的家庭。



財務考量與修繕成本



購屋者需注意,30-40年老屋都可能需要一筆修繁預算。老公寓常見問題包括水管線路老化、防水層重做等;老華廈則需關注電梯維護、消防設備更新等費用。



專家建議,選擇時應考慮未來5-10年的生活需求,如果有長輩同住或計劃長期居住,老華廈的電梯便利性可能值得多花一些預算。若重視空間感和都更潛力,老公寓仍是不錯的選擇。



老公寓與老華廈各有優劣,沒有絕對的好壞,只有適合與否。



購屋者應根據自身需求、財務狀況和未來規劃做出選擇。無論選擇哪種,建議購屋前都要進行詳細的屋況檢查,並預留足夠的修繁預算,才能確保居住品質與資產價值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房仲破萬店不會來了?開店潮止步 關店潮正在路上|憶如犀利講2025/09/16發佈

「全台每天新增1.2家房仲」瘋狂擴張時代正式終結!內政部最新公布8月底,全國不動產經紀業備查家數為9,294家,月減7家。家數很少,卻是31個月連續擴張以來首度轉為負數。房產專家周思敏指出,代表從過熱轉為衰退的指標意更大,她更語重心長說「真實市場的冷凍程度,恐怕比賬面數字所顯示的更為驚人。」。



無獨有偶,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「住展風向球」連續6個月亮退黃藍燈,每周平均10組來客數,出現單周掛蛋的紀錄仍過半, 是新冠疫情期間才有的慘況,他說「跑單姊姊放無薪假」,收入相比過去大幅縮水。



今年上半年房市交易下降26%,不只預售建案,房仲業的來客數、出價數下降,就有專家評估若交易量少四分之1,將有1500多家房仲業面臨倒閉。「只小減7家,不算什麼。」有些人質疑,但別忘了,退還營業保證金至少要等1至2年,眼前的數字是「落後指標」,遠遠低估市場冷卻的真實程度。



政府政策面雖然丟出新青安鬆綁、換屋族期限延長等「小恩小惠」,但核心問題—房貸總量管制與信用管制—絲毫沒放鬆。9月18日央行理監事會議,才是真正的分水嶺,已有理事喊出「別道德綁架央行」,對於房市緊箍咒能不能真的解禁,楊金龍會怎麼決議?不僅建商還有9千多家房仲業都在看。



如專家所言,若市場買氣遲遲沒有回升,房仲業勢必將加速進入汰弱留強的階段,在僧多粥少情況下,加速退場只是早晚的事,破萬店不會來了,開店潮確定已結束了,真正的退場潮,才剛在路上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終結31個月連增 不動產經紀業備查家數首見減少2025/09/16發佈

過去幾年,房價持續攀升,市場交易熱絡,不動產經紀業也隨之迅速擴張。然而,近一年來市場明顯降溫,房仲業的展店步伐也逐步放緩。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,截至今年8月底,全國不動產經紀業備查家數為9,294家,較7月底的9,301家減少7家,雖然幅度不大,卻也終結了自2023年1月以來連續31個月的增長趨勢。



對此,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,雖然單月下滑幅度不大,但具指標意義,代表過去房市過熱的氛圍已經消退。若市場買氣遲遲沒有回升,房仲業勢必將加速進入汰弱留強的階段。



莊思敏指出,觀察近一年不動產經紀業備查家數變化,去年11月以前,每月仍有4-50家的增長,然而,自從央行推出第七波打炒房及銀行房貸限額後,房市急速降溫,疊加國際政經局勢的不確定性,不僅加重了消費者的觀望情緒,也促使業者放緩進場步伐,導致不動產經紀業擴張動能明顯減弱。此外,由於退還營業保證金需時1至2年,備查家數與實際市場狀況之間可能存在一定的時間落差,這也意味著,真實市場的冷凍程度,恐怕比賬面數字所顯示的更為驚人。



不過,莊思敏也指出,即便不動產經紀業備查家數出現下滑,但數量仍處於歷史高檔,目前房市交易量大幅萎縮,市場呈現僧多粥少的局面,競爭依然相當激烈。許多資深業者憑藉其豐富經驗、扎實專業與穩健財力,尚能堅守崗位、靜待下一波市場契機。然而,部分過度依賴投資客案源或現金流不足的門市,很可能在這波盤整期中率先退出市場。另外,一些原本計劃開設新店的投資者,也已轉趨保守,態度更加謹慎。



展望後市,莊思敏表示,近期政策面雖有利多消息,如行政院鬆綁新青安、央行延長換屋族出售舊屋期限等,為市場注入些許信心,但不動產貸款總量管制仍未鬆綁,信用管制措施亦持續實施,9月18日央行理監事會議的決議,將成為影響房市走向的關鍵,若央行政策未見調整,房市表現也很難樂觀看待。至於房仲業的發展,一切仍取決於交易量能否回穩,若交易量持續低迷,的確不排除加速門市關店與從業人員轉職的可能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第1頁2325最後頁
共297筆/共30頁
聯絡資訊
地址:桃園市桃園區正光二街139號
電話:服務專線 0924168163
服務專線 0924168163客服電話
網站QR Code
http://www.廠房工業地租賃買賣.tw-Web-QR-Code
網站資訊
瀏覽人數:16,762
房仲登入:登入
免責聲明:House-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,僅提供會員查詢-桃園工業地,桃園工業土地,桃園工業用地-等房屋資訊參考,並不涉入任何諮詢、交易。 物件(服務)聯絡人公佈的資訊、文字、照片、圖形、產權、廣告內容、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,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,皆與House-Info房屋網站無關,所有商標、文章、名稱等版權,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!